目前大多数家长对于高度近视致盲风险的认识逐渐提高,会主动配合医生及时给孩子戴镜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控制近视过快增长。但仍有一些家长认为:“孩子近视不要紧,大不了以后做激光手术呗”。其实,关于近视的误区还不止这些。
误区一:常戴眼镜会变“金鱼眼”
不少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,显得眼睛特别突出,像金鱼的眼睛一样。实际上,近视眼一般不会变“金鱼眼”,随着近视度数增加,眼球会向眼睛的后极部生长,除非度数特别大(比如一千度以上),眼睛后部空间不够,才有可能变凸。
误区二:近视后戴眼镜会加重近视
近视的发展与戴眼镜无关!它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环境因素中尤其是阅读距离过近(小于33cm),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(大于1小时以上),户外活动过少,及其他不良的用眼习惯等,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直接推手。同时,也与身体生长发育相关。学龄期的少年儿童学习高峰与生长发育高峰重叠。所以,一旦近视,发展几乎成为必然,并非是眼镜惹的祸。
误区三: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
近视眼的人没戴眼镜之前习惯了模糊状态,戴上眼镜后能将事物看清楚了,与戴镜后清晰的视觉相比,不想再回到原来模糊的视觉状态,从而主观上不愿意再摘掉眼镜,清晰和模糊来自于比较。
误区四:配镜时度数稍低些更好
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,近视欠矫配镜与足矫配镜比较起来更容易导致近视增长快。因此,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,使用合适的度数。
不同的人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,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更清晰的视力,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.0。
误区五:近视就是镜片薄厚的问题
近视眼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,随着年龄增长增加了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风险!
近视度数越高,眼轴越长,视网膜变薄,据统计,成年后600度以上的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离、黄斑出血、黄斑变性、脉络膜新生血管、后巩膜葡萄肿、开角型青光眼、白内障等眼病的概率都远高于常人。
误区六:按摩、眼贴等可以治好近视
目前尚无治好近视的方法!
近视发生主要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,由眼睛长度过长或屈光系统曲率异常所致,但不论物理或是针灸都不能做到改变眼球生理解剖结构的作用,即增长的眼球长度缩短,故而其对于近视的无从谈起。物理疗法可能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,但不能近视。
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跟踪和检查视力发育情况,当孩子的眼睛出现近视以及异常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和矫正,以免近视度数的升高。